內含標題資料

27.04.2025 17:21 Uhr – 12 Minuten Lesezeit
Von Stefan Dreher

日本 Gizmodo的一次最新訪談中,《星際牛仔》的創作者渡邊信一郎被問及他在《卡羅與星期二》及最新作品《拉撒路》中對人工智慧(AI)主題的探索。

渡邊亦堅信,人工智慧終將以「新宗教之神」的姿態實現,並談及了AI在動畫領域日益普及的應用趨勢。

「說實話,動畫領域確實存在引入AI的趨勢。但我認為,動畫工作者之所以投身此道,是出於他們想繪圖、創作故事,並製作出優秀作品的渴望。如果AI包辦一切,無論作品本身多麼先進,其意義何在?

我想我們似乎忘卻了一個基本事實:我們之所以創作音樂,是因為我們想做。《卡羅與星期二》這部作品,探討的也正是在AI音樂創作已然普及的時代,人類為何仍要堅持創作音樂的理由。

我們或許會說這是為了引爆流行、或是擄獲人心,但歸根結底,問題在於創作過程是否能帶來樂趣。這同時也在探問:人類,為何而創造?」

手繪的靈魂:動畫中人性情感的重要性

「這不只局限於AI,」渡邊繼續說,「我在動畫業界耕耘多年,得出的結論是:任何由人手繪製的東西,即使筆觸粗糙,也帶有一種獨特的韻味。因為其中蘊含著繪圖者的情感。但若某物是經由AI自動生成,無論其細節多麼精緻、品質多麼高超,都缺乏任何人性情感。它就像一頭沒有靈魂的怪物。我不認為人們會被資訊量或其精確度所打動。」

隨後,渡邊被問及關於能夠模仿特定風格進行藝術創作的AI時,他回應道:

「當然,有些人會說這沒關係,因為你根本分不出差別。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現代人應具備強烈的審美能力。嗯,我目前的結論是,無論其他領域如何,在創意領域最好不要使用AI。我也希望未來能繼續創作沒有AI參與的手繪動畫,所以請大家多多支持我(笑)。」

拒絕中的共識:《回顧》導演亦強調動畫師情感的重要性

這種手繪作品蘊含「繪圖者情感」的觀點,去年我們在採訪《回顧》導演押山清高時,他也深表認同。「從一開始,《回顧》這個案子來到我們手上時,我就非常堅持要用線稿繪製的方式來製作,並且以動畫師的『原畫』為主,而非過多的『中割』,」他補充道,「我真的認為,原畫最能體現出繪製它的動畫師的情感。」

這對該片的製作至關重要,他甚至將其稱為承接此案的「條件」。

務必閱讀Gizmodo 的完整訪談,渡邊信一郎在其中暢談了《捍衛任務》導演查德·史塔赫斯基如何參與《拉撒路》動畫製作、配樂的選擇、《拉撒路》中 Hapna 的靈感來源等等。

渡邊信一郎與佐藤大、小澤高廣、近藤司共同執導並編寫了該系列。配樂由卡馬西·華盛頓、Bonobo 和 Floating Points 聯手打造。MAPPA 負責動畫製作;您可在此處查看其知名聲優陣容。

《拉撒路》目前已在美國的 Adult Swim 和 Max 平台播出,劇情簡介如下:「2052年——一種奇蹟般的療法卻變為致命威脅,人類面臨滅絕危機。拯救世界的重任,將落在名為『LAZARUS』的亡命團隊身上。」

資料來源:日本 Gizmodo

© SUNRISE

本文原以德文發布。發布前,本文已由技術協助翻譯並經編輯審校。 閱覽原文 (德文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