任天堂訴訟傑西·凱根:開啟著作權執法先河

自2024年11月起,任天堂一直在積極追訴以化名「EveryGameGuru」聞名的Jesse Keighin。
該訴訟案聚焦於多項著作權侵權指控,包括散佈模擬器、遊戲發行前的非法串流直播,以及分享解密金鑰。
儘管此案最初看似僅為一項單獨行動,但外界懷疑這其實是任天堂更大規模嚇阻策略的一環。更關鍵的是,被告還被指控銷毀證據並故意阻撓訴訟文件的送達,這無疑進一步削弱了其在訴訟中的立場。
訴訟的策略導向
針對Keighin的訴訟,將多種形式的數位著作權侵權行為整合至單一程序中。任天堂指控被告不僅透過「非法Switch模擬器」和「未經授權的公開演示」損害其自家遊戲,更煽動了盜版副本的大規模散佈。訴訟中特別強調對未發行遊戲進行直播的行為,這在訴狀中被歸類為「對智慧財產權的複製性侵犯」。
此外,分享小型檔案(例如解密金鑰)也被視為違反《數位千禧年著作權法案》(DMCA)的行為。
這種論點旨在從法律上涵蓋甚至看似輕微的行為,以期產生廣泛的警示作用。從訴狀中可以推斷出:「相對輕微的個人行為也可能導致嚴重後果」——這明確顯示了此訴訟背後的嚇阻意圖。
事態因銷毀證據而升級
甚至在訴訟正式提起之前,任天堂就面臨了超出純粹法律層面的挑戰。在2024年11月8日的一封電子郵件中,任天堂要求Keighin恢復已刪除的線上內容,以履行其「保存證據的義務」。然而,該要求未獲回應,促使任天堂公開指出這是「蓄意阻撓送達」。
儘管Keighin的DMCA反通知中曾出現五個地址,但在多個地址進行的數次送達嘗試均告失敗。一張Keighin在Facebook上宣稱「不願合作」的貼文截圖,更加印證了任天堂對其積極阻撓的指控。此外,另一則社群媒體貼文也記錄了Keighin企圖透過「浪費律師費」來激怒公司,最終「讓任天堂空手而歸」的意圖。
附帶影響
Keighin案凸顯了著作權執法與數位次文化之間的緊張關係。任天堂在此案中幾乎沒有法律風險,因為這單一案件不會引發公關危機;然而,遊戲社群卻面臨兩難困境:許多出於懷舊或技術興趣的模擬器相關活動,正日益在法律灰色地帶受到審視。
2023年一個類似的先例——針對模擬器平台Yuzu的訴訟,最終以和解告終,但並未提供任何實質性的法律澄清。
Keighin聲稱要「在電子遊戲史上留名」的宣言,諷刺的是可能適得其反:「無爭議的缺席判決」將讓任天堂獲得象徵性的勝利,卻未能確立任何法律標準。TorrentFreak在一篇文章中對此有所論述。
評論
此案的事態升級,引發了關於執法與公眾觀感之間平衡的疑問。
任天堂在維護其品牌的同時,Keighin卻將社群媒體作為舞台,將法律訴訟轉化為一場個人權力鬥爭。被告挑釁地評論道:「你們應該多研究一下我。」這種態度不僅增加了他自身的風險,也反映了現代著作權爭議的複雜性。「你們或許經營著一家公司,但我掌控著街頭。」